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,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再创佳绩,首次包揽奥运8金。那么,你知道跳水运动员上演的“水花消失术”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吗?
跳水运动员(图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)
水花何处来?
在水池上方,让石子以同一高度自由落下,个头(质量)越大的石子,溅起的水花越大;让同一块石子从不同起落点落下,起落点越高,石子溅起的水花越大。
为什么?这是因为水花由石子撞击水面产生的振动引起,石子起落点与水面的高度差越大,其势能越大,与水面撞击时转化的动能也越大,由此产生的水花和水声也越大。
若将木棒从相同起落点、以不同角度坠入水中,你会发现:木棒垂直入水时,溅起的水花最小,但潜入水下最深;水平入水时,溅起的水花最大,但潜入水下最浅;倾斜入水时的情况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。
这又是为什么?这是因为木棒坠落溅起的水花大小,除了与其携带的能量有关,还与其入水时与水面的接触面积有关。
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水花大小?
可是,问题来了:跳水比赛中,两位体重差不多的运动员,都从10米跳台跳下,且采取相同的空中动作,为什么入水时溅起的水花还会有差异?
如果观察仔细你会发现,运动员从高台跳下,产生的水花是有层次的:首先是运动员与水面撞击产生的水花;其次是运动员入水时带入的空气,被水的反作用力推出水面产生的水花;最后是由流速差产生的力激发的水花。
运动员入水水花(图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)
根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,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,运动员入水速度越快,其与周围的水流之间的压强差就越大,周围水流涌向运动员入水通道的力度也越大,将其中的水连同形成的气泡挤出水面,形成的水花当然也就越大。
显然,要想减小水花,必须有效控制上述3个层面的水花。那么,跳水运动员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?
练就“水花消失术”的
三大秘籍
秘籍一垂直入水
保持入水时与水面的接触面积最小。这样,由于接触面积最小,水面吸收的动能也最小,产生的水花自然就小了。
跳水运动员入水(图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)
秘籍二翻掌入水
游泳运动员入水时,双手会合并成楔形,这样阻力小,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身体携带的动能。但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,为了降低入水速度,运动员需要增大入水阻力,降低其与周围的水流之间的压强差,减小水花。
游泳运动员入水手势(图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)
秘籍三拐弯“揉”水
入水后,要迅速打开手掌,向四周推动水流,这样不仅可以把带进来的大气泡“切碎”,还可以“切碎”不同阶段中产生的小气泡,减少2次甚至3次水花的生成。
入水时会产生气泡
(图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)
水面受到冲击产生的振动,不仅可以形成我们看得见的水花,还会让我们听到水声。所以,所谓“水花消失术”,其实也可以理解为“水声消失术”。
需要注意的是,振动不仅可以在水中产生,也可以在其他任何物体中产生。这些物体的振动,有些我们能听见,有些虽然听不见但身体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。例如,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,杨利伟就遭遇了这样的物体振动,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?
杨利伟(图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)
上面我们讨论的两个问题,一个在水里发生,一个在天上发生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:都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,而所有的振动都是源于能量的转移和变化。搞懂了上述原理,我们是不是就能轻松“拿捏”水花了呢?
显然不是,懂得道理与熟练掌握之间,仍然存在巨大的鸿沟。除了天分外,跳水运动员们要在多年如一日的训练中,在每一个环节苦练,才能成就超出常人的“水花消失术”。
物理,不仅仅是公式和定理,更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,生活中处处有物理,希望每一位青少年都在其中学会探索和创新。
撰文 | 陈光南
责任编辑 | 王佳璇、段阳阳
运营编辑 | 段阳阳
质量审核 | 业蕾
❖ 文章来源:《知识就是力量》杂志
《“水花消失术”背后的物理学原理》 ❖
水花知识就是力量水面运动员水花消失术发布于:北京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下一篇:没有了